床上起身困难、厨房吊柜取物费力、卫生间地面湿滑……这些看似寻常的居家细节,却是许多老人日常生活中的“隐形障碍”。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,如何让长者在家中安全、舒适地养老,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。
今年4月起,上海市将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补贴从每户最高3000元提高至5000元。政策升级的背后,是对老年人“原居安养”需求的深度回应。在普陀区,一场场沉浸式、场景化的适老化改造体验活动走进社区、商场甚至街头,通过政企联动、科技赋能,让适老化改造从“纸面政策”变为可感可及的温暖实践,真正打通居家养老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智慧房车开进社区沉浸体验消除顾虑
近日,一辆特别的“智慧房车”驶入普陀甘泉路街道休闲街,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体验。这辆适老化改造全场景体验车打破了传统政策宣传的局限,将智慧卧室、智慧厨房和安全卫浴三大核心场景“搬”到了老人身边,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直观感受适老化改造带来的安全与便利。
“这个床一按就起来了,再也不用喊孩子帮忙了!”体验过电动护理床的赵阿姨连连称赞。而在智慧厨房区,语音控制的升降橱柜让年近八十的王老伯感慨:“说句话柜子就下来了,我这老胳膊老腿也轻松了!”现场还有智能感应灯、无障碍卫浴等设施,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怀。
作为参与企业之一,上海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表示:“过去我们靠发宣传单、办讲座,现在让老人亲手操作体验,他们更容易理解适老化改造的实际价值。”这种“体验式宣传”的做法,有效消解了老年人对改造工程的陌生感和顾虑。许多老人从最初的观望犹豫,到主动询问改造政策和补贴标准,甚至当场预约上门评估,真正实现了从“看到”到“用到”的转变。
“适老化改造不仅优化了老人的居住环境,更是对长辈安全的重要保障。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尤其让老人感到安心的是,改造并不一定需要“大动干戈”:通过地面防滑处理、加装扶手、智能感应灯、紧急呼叫系统等“微改造”,就能显著降低跌倒等意外风险。
辅具快闪深入街镇实景样板普惠长者
今夏,由普陀民政主办的“适老好生活 盛夏辅具节”社区快闪活动走进多个街镇,融入丰富科技元素,惠及众多老年家庭。活动现场,老人们积极参与“轮椅驾校”,学习电动轮椅操控技巧;“一键通”等智慧服务场景也迎来全面升级。新型防跌倒与睡眠监测等智能感知设备可实时采集健康数据,同步推送至紧急联系人,让子女能够远程掌握父母健康状况,安心无忧。现场,适老化改造服务商云捷建筑以及舜韵建设,分别展示了其在居家安全与便捷生活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,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关注。
与此同时,作为2025年“政府开放月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石泉路街道的适老化改造实景样板间吸引了大量老年居民前来参观。整个样板间按真实居家环境打造,涵盖卧室、厨房、卫生间等多个功能区域,细致展示如何通过科学改造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。
在卧室区域,应急呼叫按钮、适老床头柜和可调节护理床共同构建出安全便捷的起居系统;厨房中展示的电动升降橱柜、适老餐桌、餐厅扶手及燃气报警器等设施,体现出对操作安全与人性化细节的重视;卫生间区域则通过适老洗手台、马桶扶手、“浴改淋”等配置,生动诠释了“适老化不是简化生活,而是让生活更从容”的理念。
科技赋能也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。现场一款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备受关注。这款可穿戴设备,通过机械助力帮助下肢无力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现自主行走。在专业人员辅助下试戴后,张老伯激动地表示:“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重新自己走路!虽然设备价格较高,但有了政府补贴,我们自付部分少了很多,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。”
“适老化改造不仅是硬件升级,更是一种养老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。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强调,“我们正通过‘政府补贴一点、企业让利一点、家庭承担一点’的模式,积极推动优质适老产品与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,让更多老人能够用得上、用得起、用得好。”
据统计,自4月上海市提高补贴标准以来,普陀区已有超过1100户老年人家庭提交改造申请,截至目前已完成近百户改造。
当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,它不仅筑牢了居家安全的防线,更守护了老年人“原居安养”的愿望与幸福。普陀区通过场景化体验、政企协同与创新传播,推动适老化改造从“政府推”走向“老人要”,有效激活了市场供给能力,为银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目前,有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可通过“随申办”小程序在线申请,子女也可代为办理。从政策补贴到实景体验,从智能产品到贴心服务,普陀正用行动证明:适老化改造,改的是环境,暖的是人心!
优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